破解增材制造的产业化之困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技术被誉为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各国格外的重视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增材制造技术已成为加快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手段。在有关政策推动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关键技术正获得突破性进展。下面就随一大早小编共同来了解一下相关联的内容吧。

  虽然未来前景可期,但形成等材、减材制造三足鼎立格局,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如何突破产业化之困,成为增材制造产业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呼吁,想做活、做强、做上规模的增材制造产业,还需要打出政策组合拳。

  当前增材制造已经从研发转向了产业化应用。世界主要的制造业强国纷纷制订国家级战略和具体的推进策略、行动计划,将其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力争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我国政府格外的重视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将其列入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趋势。作为加快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手段,《国家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计划》(2015年~2016年)得以出台。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王鹏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出售的收益实现快速增长。

  有数据表明,过去三年来增材制造的市场规模平均增速33.8%,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约6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市场的19.6%,而2012年只有7%,表明中国该产业高质量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速度。

  尽管如此,增材制造的技术成熟度还远不能同减材、等材等传统制造技术相比,仍需要从科学基础、工程化应用到产业化生产等环节开展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增材制造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成熟度不足,应用成本比较高,应用场景范围较窄,造成行业整体上呈现小、散、弱的状态。虽然已有较多公司开始涉足增材制造领域,但缺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产业规模较小。

  成立于2016年6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慢慢的变成了国内面向航天领域顶级规模、技术最为全面的增材制造技术探讨研究机构。该中心负责人李志勇坦言,增材制造应用市场的体量有限,制约行业的发展。

  当前,国内增材制造市场体量过小,即便是在航空航天等重要应用领域,虽然在国内外的增材制造的发展中都起着引领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其制造体系中的占比还极其有限。市场体量的大小制约了技术在行业内的发展,使得技术资金人才的投入相对有限,不足以支撑增材制造技术朝着国际领先的目标发展。有经验的人指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鼓励和引导重点行业企业通过优化设计技术提升等手段从源头上挖掘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空间,通过逐步扩大应用市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如何有效激活需求端,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形成良性循环,激发聚合反应,让增材制造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国生产与制造方式的升级,是业界正在探索的发展之道。

  “从研发技术到产业应用,有一个过程,而从目前来看,技术研发程度已经完全领先于产业应用,很多技术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纪元表示,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种原因是由于各类标准、准入资格的不健全,存在无形的进入壁垒;另一方面是由于科研机构、企业均是单打独斗,并不具有规模效应,在产业谈判中处于劣势;第三方面是技术应用企业对新技术、新产业了解较少,存在着不解或是误解,造成技术应用节奏缓慢。

  赵纪元认为,解决以上问题,一定要通过政府引导,加快准入资格标准的建设,同时支持和鼓励国家级的创新平台融合行业资源,建立更广泛的行业协同、自律的创新组织,加快增材制造与各行业的技术沟通,这样才可以快速推进行业发展。

  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春谷3D)执行副总李思文表示,春谷3D打印产业园的成长便是很好的例子,安徽省的工业基础较好,制造业资源丰富,电器、汽车、水泥、建材等大企业较多,配套产业也十分发达。春谷3D打印产业园2016年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目前慢慢的变成了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产业最集中、集聚度最高的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集聚基地之一。

  他表示,目前就看园区企业和企业间如何形成更多的集聚合力了。例如,安徽恒利配合周边传统汽车产业的双金属发动机熔模铸造等增材技术应用,便是将3D打印+传统铸造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政府通过政策链条的推力,目前该项目已经成功应用于奇瑞、江淮、东风等国产品牌汽车轻量化的产品研制试验试制过程当中。

  “3D打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与国际水准相差不大的先进制造技术,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企业有更多精力用在研发、发展上,在保证行业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让从业公司有底气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多话语权。”铂力特总经理贾鑫坦言。

  “工信部正在抓紧编制《国家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将尽快出台征求意见稿”。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

  据了解,一份国家级的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图正在酝酿。王鹏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国家级的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图的编写,需要大范围邀请相关专家、重点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代表,形成智囊团。路线图的编写将于年内启动,为行业和公司可以提供参考。”

  “梳理并推广一个增材制造的行业应用可借鉴的发展模式,特别的重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李明亮表示,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部分行业领域的已经取得了应用,但这些应用大多处于试探性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组织,更没有成熟的推广模式可以借鉴,没办法形成良好的行业示范效应。

  “希望能有更多的配套政策落地。”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表示,以3D打印的肿瘤模型为例,至今进入中国市场超过2000例。他认为,目前政策上投入关注较多是研发环节,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临床注册、申报、推广,所需经费还有很多,这些才是真正产业化的环节,财政支持的重心既要前端研发,也要注重后端的产业化。

  以上是关于医疗电子中-破解增材制造的产业化之困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3D打印技术正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从用白色树脂制作快速模型,到用混合材料打印出各色可以直接用的物品,3D打印技术即将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在一些医院中,3D打印已经造福于患者,让他们的手术更便捷和成功。 打出你的个性模型 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采访3D打印技术在该院的应用。3D打印机不是打印文字、图片的“二维”打印机模样,而是一个单门冰箱一样的“柜子”,透过“柜门”上的玻璃观察窗,看到打印头正在来回运动,不断喷出一条细细的塑料丝,不一会儿,就露出了模型上一道清晰的白边。 整复外科的俞哲元医生粗略地介绍过这台3D打印机后又加了一句:“像这样的3D打印机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2018年刚过去四分之一,相继传来两家美国桌面级 3D打印 厂商停止运营的消息NewMatter和TypeAMachines,而且我们都曾经报道过。我们借着这个事件,来聊一聊曾经历危机的 3D打印 企业,看一看目前 3D打印 市场的状况。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共同来了解一下相关联的内容吧。 ●捧得越高摔得越疼 早在20世纪80年代,增材制造方式就在美国出现,有别于车铣刨磨钳的减材制造方式,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2012年和2013年,美国《时代》周刊和《经济学人》杂志先后高度评价增材制造技术,称之为“3D打印”,这一技术开始走入公众视野。《经济学人》更是把3D打印技术看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 2012年《

  日前,在美国密苏里州St.Louis举办的2016增材制造用户群大会(AMUG2016)上,3D打印巨头3DSystems公司展示了一款全新的工业级SLA3D打印机——Figure4。据介绍,这不是一款普通的3D打印设备,它是专为大批量生产而设计的,在这款机器上还非常罕见地使用了一个工业机器人臂。 据了解,Figure4的设计实际上源自于该公司的创始人、SLA技术的发明者ChuckHull于1984年申请的SLA技术专利。Figure4(意为插图4)这一个名字的来历就是代表着他的专利申请书中的第四幅插图。当时他在“图4”中描述了一种机构可以从下向上3D打印。当时的描述是它超级快,能够适用于很多不同的材料。这是一款在某一些程度上面

  2017年岁末,艰难发展多年的3D打印技术迎来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十二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将“3D打印+ 医疗 ”内容列为重点任务之一。针对医疗领域个性化医疗器械(含医用非医疗器械)、康复器械、植入物、软组织修复、新药开发等需求,推动完善个性化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在分类、临床检验、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确定医用增材制造产品及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持标准。业内专家觉得,目前已率先在人工关节、人工椎体等骨科领域使用的3D打印技术,未来将拓展到更多医疗领域,掀起百姓个性化医疗新时代。 3D打印“私人定制”让骨科手术治疗更精准

  微软的 HoloLens 已经被应用于真实的生活中多个场景中,现在一群来自西班牙的医生决定在这款设备的帮助下更高效的进行外科手术,能够将手术时间缩短一半。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共同来了解一下相关联的内容吧。 在西班牙医药科技公司Exovite的帮助下,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Gregorio Mara?ón医院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手术。外科医生佩戴定制版的 HoloLens ,能够查看CT扫描数据,超声波数据和其他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数据。   西班牙医生首次使用HoloLens完成外科手术 在使用 HoloLens 之后教授Rubén Pérez Ma?anes表示:“我们在手术室内使用Mixed Reality眼睛,

  你或许还记得电影《碟中谍4》中的特工伊森用的面具制造机,这个神奇的道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制作一个和他人相貌一模一样的面具,用得就是3D打印的技术。 但是经纬中国副总裁丛真最近遇到一件令他头疼的事情:有不少上门自荐寻求投资的项目都称自己是做“3D打印”的,但过去一看,做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很难一下子把它归到IT硬件类或是互联网类里去,但老实说,和我原来所设想的基于智能系统的新型硬件的概念,还是有挺大差距的。”丛真对南都记者如此感慨。 尽管如此,国内有关3D打印产业政策的舆论呼声已日渐高涨。据悉,继去年12月工信部高层表态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之后,科技部有关人士也在近日表示,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两会后

  3D打印 格子有各种惊人的应用,并慢慢的变多地用于定制医疗植入物、轻量级工业零件等的生产。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共同来了解一下相关联的内容吧。   研究员开发出可以取代标准的3D打印机的3D格子折叠技术 现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创建三维网格结构的新方法,它依赖于复杂的折叠技术,而不是 3D打印 。该团队表示,其创新的办法能够提供比其实心 3D打印 对应物更多功能的3D晶格结构。 由AmirZadpoo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生产3D网格结构的新方法受折纸的启发,折纸是日本将纸折成复杂形状的艺术。   研究员开发出可以取代标准的3D打印机的3D格子折叠技术 然而,不同于传统的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减材制造方式相比,增材制造拥有制造复杂的物品而不增加成本、产品多样化而不增加成本、无需组装、零时间交付等众多优点,尤其适合制造形状复杂的、定制化的、追求轻量化的零部件。3D打印技术将持续促进并受益于定制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1. 3D打印行业正在慢慢地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3D打印行业已形成一条比较完成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各类原材料、中游的3D打印设备及服务,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等众多下游应用领域。

  产业进入成长期,铂力特/先临三维备受关注 /

  创新电子制作

  版) (陆文周)

  MPS电机研究院 让电机更听话的秘密! 第一站:电机应用知识大考!跟帖赢好礼~

  电源小课堂 从12V电池及供电网络优化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E/E架构的趋势

  解锁【W5500-EVB-Pico】,探秘以太网底层,得捷电子Follow me第4期来袭!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的一名女患者变成全球上第一个受益于植入式大脑刺激器的患者。这种刺激器通过有效控制,改变了两种让她备 ...

  化疗可能对心脏细胞有毒,为保护癌症患者的心脏,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科学家创建了一种三维“芯片心脏”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这种用干细胞 ...

  技术的飞跃支持人工智能引导的药物设计,如可以纯化蛋白质和移动液体的全机器人工作站。 图片来自:英国《自然》网站这或许是医疗保健行业 ...

  2月2日晚,科技部官网发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意在指导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防范脑机接口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 ...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自:《妇科肿瘤学》杂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癌症综合研究中心(ICRC)科学家将机器学习与血液代谢物信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 ...

  马斯克:首位人类已接受 Neuralink 脑机芯片植入手术,患者恢复良好

  Medtec China 20载历久弥新,新格局,新业态,新未来更助企业创新

  CPS16-NC00A10-SNCCWTNF-AI0BGVAR-W1068-S

  内核(2.6.14) + 根文件系统 +Qtopia Core 4移植 for S3C2410

  SylixOS的BSP开发实例之S3C2416 【第三篇】S3C2416 寄存器描述

  Intel Lunar Lake超低功耗处理器首曝:24年的超线-Wire温度传感器在微控制器环境中的接口

上一篇:航安型芯IPO:毛利率异常高于同行引问询 核心产品单价呈下滑趋势

下一篇:江川李家山:中国青铜文化最后的辉煌

关于我们 火狐平台app下载 新闻中心 火狐体育最新下载 技术实力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火狐体育平台APP最新下载官网 COPYRIGHTO 2020 ( )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8030994号-1